眾所周知,發展心理學的前身是兒童心理學,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歷史。
廣義的心理發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種系發展、心理的種族發展和個體心理發展;狹義的心理發展僅指個體心理發展。個體心理發展的研究對象是人生全過程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發展心理學的歷史作為發展心理學概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考生重點研究,為此就帶各位考生來一起學習一下。
近代西方兒童心理學產生的歷史原因
1.近代社會的發展
2.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細胞,能量轉化,進化論(達爾文《一個嬰兒的傳略》)
3.近代教育的要求:
A。裴斯塔洛齊對自己三歲的孩子一個月的觀察記錄是兒童心理學的先聲。
B。普萊爾1882年出版的第一步兒童心理學著作《兒童心理學》,成為兒童心理學的真正創始人。
C。洛克提出了“白板說”,主張人的心靈“是一張白紙,上面沒有任何記號,沒有任何觀念”,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從經驗中得來的。
D。盧梭提出了“技能論”,認為兒童發展動力來自機體內部,并最早提出了“階段”、“成熟”。
E。夸美紐斯提出了人文主義教育。
從兒童發展到個體畢生發展研究
1.霍爾將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年齡范圍擴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兒童心理的心理學家,出版了著作:《衰老,人的后半生》,但霍爾沒明確提出心理學要研究個體一生的發展。
2.精神分析學派率先對個體生命全程做了研究。
A。榮格最早提出研究成年期,其發展觀涉及三方面:提出前半生與后半生分期的觀點,重視中年危機,論述了老年心理,特別是臨終前的心理。
B。埃里克森在榮格的基礎上將弗洛伊德的年齡劃分從青春期擴展至老年期,即生命全程。
3.發展心理學的問世:
A1930年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發展全貌,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發展心理學著作《發展心理學概論》。
B.1935年古德斯洛夫出版了《發展心理學》,起科學性和系統性都超過了何林渥斯。
3.1957年美國《心理學年鑒》用“發展心理學”代替了“兒童心理學”做章名。我國最著名的關于發展的年齡特征的提法(補充):孔子“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的生命發展觀,初步闡述了人的心理發展趨勢。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希望各位2016考生能夠一步一個腳印的練就考研“神功”,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預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佳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