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總覺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等長大了就好了,所以對嬰兒時期的教育幾乎空白。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觀念自然就被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開始重視到嬰兒時期的教育,甚至是胎教。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學習一下2016考研心理學中這部分的知識。
社會性的發展(一)
1.嬰兒的情緒發展
(1)伊扎德認為嬰兒出生時,就展示出5種不同的情緒,即驚奇、傷心、厭惡、最初步的微笑和興趣。孟昭蘭指出,新生兒已具有興趣、痛苦、厭惡和微笑4種表情。
(2)①約5周時,嬰兒能區分人和其他非社會性刺激,大人的聲音、面孔特別容易引起嬰兒的微笑,社會性微笑開始出現。②5周至3.5個月時,嬰兒對人的社會性微笑是不加區分的。③3.5個月尤其從4個月開始,嬰兒開始有些差別、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
(3)3~4個月時,出現憤怒悲傷。
(4)6~8個月,出現依戀、分離焦慮和對陌生人的焦慮。
(5)約1歲半時,出現與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如羞愧、驕傲等。
2.早期同伴交往
嬰兒出生后的后半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同伴交往行為,具體可分為三階段:
(1)以客體為中心的階段:嬰兒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嬰兒本身。
(2)簡單交往階段:嬰兒已能對同伴的行為做出反應,經常企圖去控制另一個嬰兒的行為。
(3)互補型交往階段:嬰兒同伴間的行為趨于互補,出現了更多復雜的社交行為,相互間模仿已普遍,嬰兒不僅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還可以與同伴展開需要合作的游戲,即出現了社交指向行為、合作游戲、互補和互惠行為等,其中社會性游戲的數量明顯增長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性格是天生的”,還有一句話是“三歲看老”,不管這一觀點是對還是錯,都說明先天生理因素和嬰兒時期受到的影響對人一生的心理發展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我們希望你能用“心”去感受心理學,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其中的內容,這無論是對考試結果還是我們學習心理學的用處,都是大有裨益的。考生把這部分基礎打好以后,會對后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各位考生能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我看好你們,加油!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