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馬原政經部分,一般出現在論述題和材料題部分的頻率較低,大部分分值都會在選擇題和辨析題中出現,因此,對政經部分的選擇題練習需要考生在沖刺階段多加練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易考又易錯的選擇題,并有詳細的命題解析,希望能夠幫助考生更好的備考,預祝大家能夠取得好成績!
第一章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單選
在小規模范圍內,以貨幣為交換媒介,以滿足私人利益需要為目的,交換商品以滿足自身使用價值的需要。這種經濟形態是指:
A.自然經濟
B.簡單商品經濟
C.發達商品經濟
D.市場經濟
[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兩個階段。
商品經濟經歷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階段。首先,為了交換而進行生產是商品經濟的特征。自然經濟是與較低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形態,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封閉保守的經濟,以簡單再生產為特征,勞動以自然分工為基礎。發達的商品經濟階段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與機器大生產、發達的科技相聯系,生產和交換的目的不僅為了交換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更為了獲得更多的價值,使價值增殖。而市場經濟是市場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因此,ACD均為錯誤選項。只有簡單的商品經濟才是在小規模范圍內,以貨幣為交換媒介,以滿足私人利益需要為目的,交換商品以滿足自身使用價值的需要的經濟形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馬克思指出:“如果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這段話說明:
A.價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為前提
B.價值的存在與物的有用性互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價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價值
[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性。
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表現在二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缺一不可。第一,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一個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人需要,就不能成為商品,即使在它身上耗費再多的勞動,這些勞動也不能形成價值。所以,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就不能形成價值。第二,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一個物品有使用價值,但不是勞動產品,如陽光、空氣等,就不具有價值,也不能成為商品。第三,商品必須是用來交換的。商品作為勞動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其使用價值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進行交換,使用價值就不能滿足別人的需要,生產時耗費的勞動也不能形成價值。總之,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包含在商品化中的勞動不是有用勞動,則不能形成價值。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交換價值好像是一種偶然的、純粹相對的東西,也就是說,商品固有的、內在的交換價值似乎是一個形容語的矛盾。”馬克思的這句話說明:
A.交換價值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
B.兩種不同使用價值相交換的比例是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
C.兩種不同使用價值相交換的比例是隨意確定的
D.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交換價值的特點。
一種商品在與其他多種商品相交換時,會形成不同的數量比例關系,因而可以有多種交換價值。一種商品的交換價值會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化而變化,但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它大體上是既定的。一般來說,在同一時間的同一市場上,每一種商品都有為眾多交易者共同認可的同一交換價值。但是交換價值表現為有差別的交換比例,并不是說這種比例是隨意決定的,交換價值是價值表現形式,這種交換比例的確定是由交換雙方的價值來決定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簡單勞動為尺度。復雜程度不同的勞動化為復雜程度相同的勞動,是通過將復雜勞動換算為簡單勞動來實現的。這種換算的比例是:
A.由不同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B.由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C.由商品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共同協商決定的
D.在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實踐中,經過自發地反復多次調整,逐漸確定并為社會所公認的
[命題分析]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確定。 個別勞動時間折算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能在同一行業、同一工種之間進行。對于不同的行業和工種來說,還需要進行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折算。實際上,商品價值量決定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作為尺度單位的(因為簡單勞動是最為普遍的勞動),再把不同復雜程度的勞動換算為多倍的簡單勞動。所謂簡單勞動,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經過任何特殊的訓練或學習,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從事的勞動。它在性質上雖然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是不一樣的,但如果從一個既定的社會來看,它又是一定的。而復雜勞動是指那些需要經過專門學習或訓練的人才能從事的勞動。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復雜勞動只能看做是強化的或倍加的簡單勞動。因而少量的復雜勞動可以和大量的簡單勞動相等。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之間的比例完全是一個在商品生產背后的社會過程中自發地確定的。而且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勞動的復雜程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正確答案是D選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