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施
- 所屬分類:
學科教學
- 作者:
關文信 主編
- 出版社: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810644754
- 出版日期:2012-4-1
-
原價:
¥28.20元
現價:¥22.60元
圖書簡介
關文信、于曉波、苗青編著的《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施》中,突出的就是讓更具體的實例說話。每一本都分為八部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提出的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功能的解讀;《走向生活》所提出的兩個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內容與課程結構的解讀;《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和《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實施的解讀;《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教是為了學》和《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有關教學過程的解讀;《發展才是硬道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評價的解讀。在這八個部分中,除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必要的宏觀介紹外,其他部分都沒有簡單生硬地對理論進行“強制性推介”,而是在具體的教師課堂教學實踐中選取了大量的教學設計實例,并以此為媒介對新課程理念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印證式剖析。
目錄
第一部分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第二部分 走向生活
基本理念之一 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
課例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教學片段(9)
課例2:“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教學片段(10)
課例3:“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11)
課例4:“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學片段(12)
課例蘊含的理念1課程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13)
課例5:“秦王掃六合”教學片段(14)
課例6:“中外的交往與沖突”教學片段(15)
課例蘊含的理念2課程要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6)
課例7:“絲綢之路古今談”活動課教學片段(18)
課例蘊含的理念3課堂學習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19)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20)
基本理念之二 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課例1:“繁盛一時的隋朝”教學片段(23)
課例2:“世界格局的新變化”教學片段(24)
課例3:“資本主義進人帝國主義階段”教學片段(25)
課例4:“美國獨立戰爭”教學片段(26)
課例蘊含的理念1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27)
課例5:“日本在淪陷區的殖民統治”教學片段(29)
課例蘊含的理念2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31)
課例6:“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32)
課例7:“海峽兩岸的交往”教學片段(32)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34)
課例8:“日本明治維新”教學片段(35)
課例9:“中國近代史總結課”教學片段(35)
課例蘊含的理念4把新知識組織起來(36)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37)
第三部分 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
基本理念之三 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例1:“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41)
課例2:“大變革的時代”教學片段(42)
課例3:“鴉片戰爭”一課的總結(43)
課例蘊含的理念1自主學習的表現形式(45)
課例4:“三國鼎立”教學片段(1)(46)
課例5:“三國鼎立”教學片段(2)(47)
課例蘊含的理念2合作學習的有效性(48)
課例6:“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50)
課例蘊含的理念3探究學習的條件(52)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54)
第四部分 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
基本理念之四 讓學生參與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
課例1:“戰國七雄”教學片段(56)
課例2:“科舉制的創立”教學片段(63)
課例蘊含的理念1學生參與教學集中體現了現代課程理念:活動、民主、自由(65)
課例3:“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教學片段(69)
課例蘊含的理念2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缺一不可(74)
課例4:“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學片段(77)
課例蘊含的理念3 參與中三維的交融性(80)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82)
第五部分 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
基本理念之五 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例1:“明朝君權的加強”教學片段(88)
課例2:“甲午中日戰爭”教學片段(92)
課例蘊含的理念1一切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93)
課例3:“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教學片段(95)
課例4:“夏商奴隸制王朝”教學片段(97)
課例5:“繁盛一時的隋朝”教學片段(98)
課例6:“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片段(99)
課例蘊含的理念2營造一個充滿“磁性”的課堂環境(100)
課例7:“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教學片段(102)
課例8:“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片段(103)
課例蘊含的理念3放飛思維與想像(104)
課例9:“中外的交往與沖突”教學片段(105)
課例蘊含的理念4知識、能力、創新水乳交融(108)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10)
第六部分 教是為了學
基本理念之六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課例1:“和同為一家”教學片段(117)
課例2:“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古代羅馬”教學片段(119)
課例蘊含的理念1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124)
課例3:“鴉片輸入和禁煙運動”教學片段(127)
課例蘊含的理念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132)
課例4:“1929一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教學片段(134)
課例5:“大一統的漢朝”教學片段(135)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137)
課例6:“秦的統一”教學片段(138)
課例蘊含的理念4師生是“學習共同體”(140)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41)
第七部分 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
基本理念之七 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
課例1:“海內存知己”教學片段(145)
課例2:“香港和澳門回歸”教學片段(146)
課例3:“甲午中日戰爭”教學片段(148)
課例4:“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政權的斗爭”教學片段(148)
課例蘊含的理念1教師要樹立課程意識(150)
課例5:“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教學片段(152)
課例6:“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教學片段(153)
課例蘊含的理念2課程是一種教學事件。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155)
課例7:“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教學片段(157)
課例8:“地中海的世界霸主——古代羅馬”教學片段(158)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159)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62)
第八部分 發展才是硬道理
基本理念之八 評價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發展
課例1:“三國鼎立”教學片段(168)
課例2:“抗日戰爭時期”單元測評(170)
課例3:“中國近現代史內容綜合考查”教學片段(174)
課例4:“西漢的強盛和衰亡”教學片段(177)
課例5:建立個人學習檔案(178)
課例蘊含的理念2評價方法應多樣化(179)
課例6:一次評價實錄(180)
課例蘊含的理念3評價主體應多元化(181)
課例7:“初中一年級期中考試”一例(182)
課例8:“美國內戰”的作業評價教學片段(183)
課例蘊含的理念4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184)
課例9:“秦王掃六合”教學片段(184)
課例蘊含的理念5突出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186)
課例10:根據“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評課實錄(187)
課例蘊含的理念6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192)
課例11:“甲午中日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教學評課片段(192)
課例蘊含的理念7教師也是評價者(196)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98)
參考文獻(204)
后記(205)
關文信、于曉波、苗青編著的《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施》中,突出的就是讓更具體的實例說話。每一本都分為八部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提出的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功能的解讀;《走向生活》所提出的兩個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內容與課程結構的解讀;《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和《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實施的解讀;《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教是為了學》和《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有關教學過程的解讀;《發展才是硬道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對《綱要》提出的改變課程評價的解讀。在這八個部分中,除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必要的宏觀介紹外,其他部分都沒有簡單生硬地對理論進行“強制性推介”,而是在具體的教師課堂教學實踐中選取了大量的教學設計實例,并以此為媒介對新課程理念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印證式剖析。
第一部分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第二部分 走向生活 基本理念之一 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 課例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教學片段(9) 課例2:“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教學片段(10) 課例3:“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11) 課例4:“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學片段(12) 課例蘊含的理念1課程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13) 課例5:“秦王掃六合”教學片段(14) 課例6:“中外的交往與沖突”教學片段(15) 課例蘊含的理念2課程要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6) 課例7:“絲綢之路古今談”活動課教學片段(18) 課例蘊含的理念3課堂學習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19)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20) 基本理念之二 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課例1:“繁盛一時的隋朝”教學片段(23) 課例2:“世界格局的新變化”教學片段(24) 課例3:“資本主義進人帝國主義階段”教學片段(25) 課例4:“美國獨立戰爭”教學片段(26) 課例蘊含的理念1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27) 課例5:“日本在淪陷區的殖民統治”教學片段(29) 課例蘊含的理念2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31) 課例6:“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32) 課例7:“海峽兩岸的交往”教學片段(32)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34) 課例8:“日本明治維新”教學片段(35) 課例9:“中國近代史總結課”教學片段(35) 課例蘊含的理念4把新知識組織起來(36)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37) 第三部分 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 基本理念之三 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例1:“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41) 課例2:“大變革的時代”教學片段(42) 課例3:“鴉片戰爭”一課的總結(43) 課例蘊含的理念1自主學習的表現形式(45) 課例4:“三國鼎立”教學片段(1)(46) 課例5:“三國鼎立”教學片段(2)(47) 課例蘊含的理念2合作學習的有效性(48) 課例6:“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片段(50) 課例蘊含的理念3探究學習的條件(52)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54) 第四部分 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 基本理念之四 讓學生參與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 課例1:“戰國七雄”教學片段(56) 課例2:“科舉制的創立”教學片段(63) 課例蘊含的理念1學生參與教學集中體現了現代課程理念:活動、民主、自由(65) 課例3:“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教學片段(69) 課例蘊含的理念2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缺一不可(74) 課例4:“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教學片段(77) 課例蘊含的理念3 參與中三維的交融性(80)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82) 第五部分 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 基本理念之五 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例1:“明朝君權的加強”教學片段(88) 課例2:“甲午中日戰爭”教學片段(92) 課例蘊含的理念1一切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93) 課例3:“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教學片段(95) 課例4:“夏商奴隸制王朝”教學片段(97) 課例5:“繁盛一時的隋朝”教學片段(98) 課例6:“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片段(99) 課例蘊含的理念2營造一個充滿“磁性”的課堂環境(100) 課例7:“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教學片段(102) 課例8:“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片段(103) 課例蘊含的理念3放飛思維與想像(104) 課例9:“中外的交往與沖突”教學片段(105) 課例蘊含的理念4知識、能力、創新水乳交融(108)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10) 第六部分 教是為了學 基本理念之六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課例1:“和同為一家”教學片段(117) 課例2:“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古代羅馬”教學片段(119) 課例蘊含的理念1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124) 課例3:“鴉片輸入和禁煙運動”教學片段(127) 課例蘊含的理念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132) 課例4:“1929一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教學片段(134) 課例5:“大一統的漢朝”教學片段(135)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137) 課例6:“秦的統一”教學片段(138) 課例蘊含的理念4師生是“學習共同體”(140)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41) 第七部分 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 基本理念之七 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 課例1:“海內存知己”教學片段(145) 課例2:“香港和澳門回歸”教學片段(146) 課例3:“甲午中日戰爭”教學片段(148) 課例4:“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政權的斗爭”教學片段(148) 課例蘊含的理念1教師要樹立課程意識(150) 課例5:“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教學片段(152) 課例6:“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教學片段(153) 課例蘊含的理念2課程是一種教學事件。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155) 課例7:“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教學片段(157) 課例8:“地中海的世界霸主——古代羅馬”教學片段(158) 課例蘊含的理念3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159)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62) 第八部分 發展才是硬道理 基本理念之八 評價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發展 課例1:“三國鼎立”教學片段(168) 課例2:“抗日戰爭時期”單元測評(170) 課例3:“中國近現代史內容綜合考查”教學片段(174) 課例4:“西漢的強盛和衰亡”教學片段(177) 課例5:建立個人學習檔案(178) 課例蘊含的理念2評價方法應多樣化(179) 課例6:一次評價實錄(180) 課例蘊含的理念3評價主體應多元化(181) 課例7:“初中一年級期中考試”一例(182) 課例8:“美國內戰”的作業評價教學片段(183) 課例蘊含的理念4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184) 課例9:“秦王掃六合”教學片段(184) 課例蘊含的理念5突出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186) 課例10:根據“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評課實錄(187) 課例蘊含的理念6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192) 課例11:“甲午中日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教學評課片段(192) 課例蘊含的理念7教師也是評價者(196) 課例提供的行動策略(198) 參考文獻(204) 后記(205)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價格 | 購買 |
我的作文訓練系統(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 | 管建剛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8.00¥22.70 |
詳情 |
心靈的色彩:華德福學校的繪畫課(用繪畫滋養孩子心田的精.. | (荷)布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36.00¥22.40 |
詳情 |
手巧才能心靈:華德福學校的手工和實用藝術課 | [美]戴維·..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35.00¥21.00 |
詳情 |
愛上數學:在游戲中與數學相遇 | [丹麥]亨寧..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32.00¥19.50 |
詳情 |
我的作文教學課例(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 | 管建剛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8.00¥20.70 |
詳情 |
解讀語文 | 錢理群,孫..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45.00¥32.90 |
詳情 |
我的作文教學故事(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 | 管建剛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6.00¥22.10 |
詳情 |
大夏書系·好用的英語教學游戲——最新中小學英語教學游戲.. | (哈薩克斯..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 | ¥28.00¥21.30 |
詳情 |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學校藝術教育研究叢書) | 李妲娜,修..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8.00¥30.10 |
詳情 |
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萬千教育) | 余映潮 著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32.00¥24.50 |
詳情 |
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 ¥18.00¥15.30 |
詳情 | |
享受課堂叢書 青春課堂---王君與語文教學情境創設藝術 | 王君 著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 ¥40.00¥30.00 |
詳情 |
享受語文課堂——黃厚江本色語文教學典型案例 | 黃厚江 著 | 教育科學出版社 | ¥38.00¥27.30 |
詳情 |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考點解析 | 教師資格認..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9.00¥23.20 |
詳情 |
我的作文教學革命(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 | 管建剛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3.00¥18.50 |
詳情 |
不拘一格教語文(萬千教育) | 史金霞 著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38.00¥31.20 |
詳情 |
培養高考尖子 —— 一個家長對素質教育的深度思考 | 李世奎,陳.. | 浙江大學出版社 | ¥29.00¥23.20 |
詳情 |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考點解析 | 律原 主編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9.50¥23.60 |
詳情 |
我的作文教學主張(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 | 管建剛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2.00¥15.40 |
詳情 |
錢守旺的小學數學教學主張(萬千教育) | 錢守旺 著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35.00¥28.00 |
詳情 |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 | 張耀燦 等.. | 人民出版社 | ¥40.00¥31.70 |
詳情 |
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 (覓渡文叢) | 王棟生 著 | 江蘇教育出版社 | ¥28.00¥21.00 |
詳情 |
教育管理學——第三版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 ¥42.00¥31.50 |
詳情 | |
大夏書系·我就是數學——華應龍教育隨筆 | 華應龍 著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 | ¥29.80¥23.60 |
詳情 |
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 | 姜大源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40.00¥32.00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