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學制度的建立與“六藝”教育的形成
1. 學校萌芽的傳說
2. 夏商的教育
3. 西周的教育制度
“學在官府”;大學與小學;國學與鄉學;家庭教育。
4. “六藝”教育
(二)私人講學的興起與傳統教育思想的奠基
1. 私人講學的興起與諸子百家私學的發展
2. 齊國的稷下學宮
3. 孔丘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創辦私學與編訂“六經”;“庶、富、教”、“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與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無類”與教育對象;“學而優則仕”與教育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論教師;歷史影響。
4. 孟軻的教育思想
思孟學派;“性善論”與教育作用;“明人倫”與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學思想。
5. 荀況的教育思想
荀況與“六經”的傳授;“性惡論”與教育作用;以“大儒”為培養目標;以儒經為教學內容;“聞見知行”結合的學習過程與方法;論教師。
6. 墨家的教育思想
“農與工肆之人”的代表;“素絲說”與教育作用;以“兼士”為培養目標;科技和思維訓練為特色的教育內容;主動、創造的教育方法。
7. 道家的教育思想
老莊對社會文明的批判;“法自然”與教育作用;“逍遙”的人格理想;提倡懷疑的學習方法。
8. 法家的教育實踐與思想
倡導耕戰的學派;“人性利己說”與教育作用;禁詩書與“以法為教”;禁私學與“以吏為師”
9. 戰國后期的教育論著
《大學》;《中庸》;《學記》;《樂記》。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