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學院里高瞻遠矚的院長,課堂上循循善誘的導師,更是生活中睿智謙和的長者——
本來,按照原定安排,7月14日,應該是成思危啟程前往巴西參加國際信息技術與量化管理學會年會的日子,他是這個學會的創始人之一。雖然年事已高,但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對待工作一直很“拼”。
然而,7月12日凌晨,病魔終究讓他永遠停下了對中國經濟和未來發展的思考與關心。
他多次精準而有深度地剖析中國的經濟學現象,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也被稱作“中國創業板之父”。
在生命的最后十幾年,成思危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結緣很深。對于國科大管理學院的師生而言,成思危是他們學院里高瞻遠矚的院長,課堂上循循善誘的導師,更是生活中睿智謙和的長者。
當院長不掛虛名
2002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請成思危擔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后來的國科大)管理學院院長。
成思危提出兩個要求:一是管理學院要突出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二是管理學院的研究工作要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他強調既要把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的管理理論相結合,又要把西方的管理理論方法再和中國的管理實踐相結合。這些“規矩”,一直被管理學院很好地堅持下來。
國科大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汪壽陽曾多次向病榻上的成思危匯報學院工作。12日凌晨,汪壽陽到醫院送別成思危。他聲音低沉地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回憶道:“成先生是個非常堅強的人。即使在病重期間,仍然關心中國的經濟、金融安全,關心中國的工商管理教育,關心青年人的成長,關心管理學院的發展。”
2007年,成思危創立了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并擔任中心主任。
管理學院副院長、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石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有的領導只管一下大局,但成先生管得很細。中心每個實驗室的工作他都親自過目。今年4月,他還在醫院里指導虛擬經濟實驗室怎么作研究。而對于虛擬商務實驗室,他都擬好了未來3年的工作布局。”
今年6月11日,是成思危的八十大壽,非常希望能夠回家過生日的他因為醫生的阻攔沒能如愿。“我想,他最想回家看的,應該是自己的書房和辦公室。”石勇說。
給學生上課最重要
在管理學院這十幾年,成思危培養了好幾十名博士生。因為他曾擔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很多人一開始擔心,成先生是否有充足的時間來親自授課?
事實顛覆了他們的想法。除了來參加學術活動,每個月成思危最少都會給研究生上兩次課。“他親自講授經濟學、金融學,對于像他這樣的大學者來說,真的很難得。”石勇說。
龍文從2007年開始做成思危的博士后,隨后一直協助成思危在虛擬中心的教學工作。她心疼地憶起老師:“有時就是生病了也堅持來授課,說給學生上課比什么都重要。”
每次的課,成思危都要花大量精力備課。他的學生郭琨說,成先生上課時并不拿課本,卻可以輕易指出第幾頁有哪些內容。教材有中英文兩套版本,學生們用的是中文版,成思危則會細心地中英文對照看,告訴學生哪里有翻譯方面的錯誤。
成思危為學生新開設了“中國特色經濟學”這門課。沒有現成教材,他自己歸納了七個專題,每個專題下再細分四個小問題進行講授。而他講課也從來不是讓學生們一直聽他講,而是講完主要內容結構后把問題拋出來,讓學生們發言。他會進行點評,并將知識范圍拓展到課本之外。
成思危系統研究了復雜科學理論與方法,并致力于解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問題;創立了虛擬經濟理論體系,并將其應用于中國金融改革與實踐;積極研究和推動創業與風險投資、虛擬商務在中國的發展。
“成先生反復向我們強調社會責任感,強調要學以致用。他說,對于社會上關注的問題,我們要用專業的知識、中立的角度去發現本質,用事實用數據說話。”龍文說。
成思危對待學生的博士論文非常認真,會親力親為地修改甚至檢查錯字,對于那些自己沒有參與工作、沒有提供思想的論文,他堅決反對署上自己的名字。
謙和坦然感染身邊人
八十歲生日時,成思危曾提筆寫下一首詩:“暢游人間八十年,狂風暴雨若等閑;雄鷹展翅心高遠,老牛奮蹄志彌堅;未因權位拋理想,敢憑剛直獻真言;功成名就應無憾,含笑揚眉對蒼天。”
當時寫完后,他思索片刻,把其中的“雄鷹”修改成“雛鷹”。
“成先生改這個字,是想讓自己既有青春活力,又能保持謙和的心態。”石勇說。
而在師生心目中,成思危正是這樣的形象。
成思危對于新知識像年輕人一樣充滿好奇心。他的一名在讀博士生王軒說,成先生對新鮮事物接受特別快,智能手機玩得很熟練,上課會用iPad來輔助授課,關注的也是最前沿的文章、最新的科技。
而所有與他接觸的國科大師生都覺得,“平易近人”是成思危給他們的最深印象。他根本沒有架子,就是一位慈祥睿智的長者。即使對方做錯了事情,他也不會立刻批評,只會換個場合提醒一下。討論工作時,他也注意傾聽一線科研人員的意見。
王軒說,自己在實驗室工作時,還接到過成思危打來的電話,叮囑自己注意身體,學生每個月的補貼夠不夠用也是他關心的問題。
龍文講述了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2013年,休完第一胎產假上班沒多久的她發現,自己意外懷上了二胎。因為當時剛剛接過新的科研任務,也有出國培訓等安排,她覺得有些愧對領導對自己的厚望,擔心被“婉轉地批評”,因此心情很忐忑。但是成思危知道后,只和藹地問了問她:符合二胎政策嗎?得到肯定回答后便恭喜她,還安慰她說:“人生的角色是多面的。對于家庭來說,孩子是很重要的。你一氣呵成完成任務了,以后就可以安心地工作了。”
石勇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認識成思危,視成思危為人生引路人之一的他說:“成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刻苦、謙和、坦然。他在‘文革’時期人生面臨逆境,卻能將學習作為生存之本;78歲高齡在國科大開新課,治學嚴謹;知道自己得了癌癥仍很樂觀,認為活一天就是賺一天;身居高位,但我幾乎沒看到他對下級對學生發過火。而且難得的是,從來不說假話,實實在在。”
“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這是成思危的座右銘。在國科大師生看來,他用80年的生命,對這句話進行了忠實的實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