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1.教育實踐活動:見進步教育運動;2.論教育的本質:(1)教育即生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生長,以此為基礎,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兒童中心主義”教育原則;他認為兒童的生長不僅要靠內在條件(興趣、本能、依賴性和可塑性以及習慣等),也需要外部條件(社會環境);(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包含兩層含義①學校要與社會生活相聯系;②學校要與兒童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根據“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個基本的教育原則及“學校即社會”,也就是說學校不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人,使學校成為社會的雛形的同時也讓學校變成改造社會的有效工具;(3)教育即經驗的持續不斷的改造。經驗是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和實用主義教育體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視為從已知經驗到未知經驗的連續過程,這種過程不是教給兒童既有的科學知識,而是讓他們在活動中不斷增加經驗,經驗的獲得離不開兒童的親身活動,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個教育基本原則——“從做中學”,他認為這是教學的中心原則;3.論教育的目的:教育無目的,教育除其本身的目的之外別無其他目的;4.論課程與教材:強烈反對傳統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識為中心的課程和教材,他提出“教材心理化”,在課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應是各種形式的活動作業,讓兒童從做中學;5.論思維與教學方法:提出從做中學,在思維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維,意思是對某個經驗情境中的問題進行反復的、嚴肅的、持續不斷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個新情境,把困難解決、疑慮排除;思維五步法的五個步驟是①疑難的情境②確定疑難所在③對解決疑難做出種種假設④確定哪個假設何以解決疑難⑤驗證這個假設;6.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協調個人和社會的關系;落實到教育上,杜威則特別強調培養兒童的合作精神;關于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杜威認為應在社會中進行,要求學校、教材、教法皆滲透社會精神,把學校的現實生活、教材和方法稱為學校德育的三位一體;7.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
二、改造主義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爾德、拉茨、康格等;基本觀點:①教育應該以改造社會為目標②教育要重視培養社會一致的精神③強調行為科學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④教學上應該以社會問題為中心⑤教師應進行民主的、勸說的教育;
三、要素主義教育——代表人物柯南特、巴格萊、里科弗和貝斯特,1938年“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的成立是要素主義教育形成的標志;主張①把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②教學過程是一個訓練智慧的過程③強調學生在學習上必須努力和專心④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
四、永恒主義教育——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赫欽斯、阿德勒、英國的利文斯通和法國的阿蘭;主張①教育的性質永恒不變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們人類天性中共同的要素③永恒的古典學科應該在學校課程中占有中心地位④提倡通過教師的教學進行學習;
五、新托馬斯主義教育——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種理論,代表人物是法國的馬利旦;
六、存在主義教育——代表人物是奈勒和博爾諾夫;主張①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在于使學生實現自我生成②強調品格教育的重要性③提倡學生自由選擇道德標準④主張個別教育的方法⑤師生之間應該建立信任的關系;
七、新行為主義教育——代表人物是美國斯金納和加涅,主張:①教育就是塑造行為②程序教學③教育研究應該以教和學的行為作為研究的對象,有助于學識理論的發展并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開辟了道路;
八、結構主義教育——代表人物布魯納;主張①強調教育和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智能發展②注重教授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③主張學科基礎的早期學習④提倡發現學習法⑤教師是結構教學中的主要輔助者;
九、分析教育哲學——代表人物謝弗勒、奧康納、彼得斯和索爾蒂斯,強調邏輯方法和語言分析方法;
十、終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保爾·朗格郎(《終身教育導論》),終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個方面、各項內容從一個出生時刻一直到生命終止為止不間斷地發展,也強調教育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之間緊密內在聯系;1972年《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將終身教育確定為“學習化社會的基石”,并且補充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
十一、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和弗洛姆、奧爾波特等,主張①強調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②主張課程人本化③學校應該創造自由的心理氣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